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【投注官网】

图片
奥数网
全国站
您现在的位置:奥数 > 家庭教育 > 亲子沟通 > 正文

亲子沟通的几种错误模式,新手爸妈需要注意

来源: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:奥数网整理 2018-06-04 09:39:19

智能内容

  你在和宝宝的亲子沟通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题呢?很多爸爸妈妈初为人父母,在面对和宝宝沟通出现的问题时,也许会采用一些不太恰当的方式,反而让你和宝宝的亲子关系出现很多问题。比如下面这些方式,如果你能够对应上,那就需要多加注意了:

  指责埋怨型沟通

  “你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!天天弄这么脏,我就光给你洗衣服了,我是你家用人吗?”

  “回家不写作业就知道玩!哪天才能懂点事哦!”

  “你看你桌子乱的,就不能收拾收拾!”

  ……

 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——指责和埋怨。

  指责埋怨型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“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”:

  在这个“黑三角”中,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,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、不欢而散,最终问题却并没有得到解决,成为一个未了结事件遗留下来。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,家庭氛围就越是沉闷、紧张。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,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,要不一味逆反、攻击性强,对子女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。

  迁就讨好型沟通

  “你不喜欢吃这个菜,我们就不吃了哦!你想吃什么?我明天就去买。”

  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,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。

 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,表面一团和气,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,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、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。另外,这种沟通同样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,是通过回避问题来“解决”问题,也是一种缺乏建设性功能的沟通。

  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,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,只要父母迁就自己,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。但是,这种沟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却主要表现为眼前的、家庭内部的,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个迁就型的人;孩子成人后,很可能又不自觉地组建起一个迁就讨好型的小家庭,在一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生活。

  打岔啰唆型沟通

  孩子:“妈妈,今天校运动会上,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,真开心!”

  母亲:“你看你这身汗,脸上脏的,快去洗洗,穿上衣服,别着凉!”

  ……

  说得很热闹,但各说各的,没有互动,感觉就是两个人凑在一起自言自语。